2012年5月28日星期一

内容推送器

 
 

satan 通过 Google 阅读器发送给您的内容:

 
 

于 12-5-28 通过 It Talks--上海魏武挥的博客 作者:魏武挥

认知盈余最近有一本名为《认知盈余》的书很火,国内有一个网站狠狠地推了它一把(下文我会提及这个网站)。几年前我看过作者舍基的《未来是湿的》,相较之下,《认知盈余》差了很多,基本上是在炒《未来是湿的》的冷饭——虽然从书名上,认知盈余更显得学理性点、冠冕堂皇点。

《未来是湿的》这本书有很多论断是相当精辟的,它基本上描绘了人们在无名无利的前提下却依然在拼命制造信息的逻辑,而且还造得不错(比如维基百科)。但从高度上讲,即便是《未来是湿的》(更不用谈《认知盈余》了)谈的都不是互联网的大问题。因为对于网络而言,信息生产,永远不是第一位的问题。

让我们稍许来回顾一下历史。互联网从商用以来,历经门户、搜索、社交三代。门户走的路子是所谓"受过训练的编辑"推送(push)信息给你看,搜索则让你可以借助关键词拉取(pull)信息,在社交网络上,你获取信息的方式是:追随你的朋友。这三代杀手级应用,其实根子上要解决的问题是:你是怎么接触信息的?(how do you access information?)换而言之,这三代商业上获得巨大成功的应用,说白了,就是三种"内容推送器"。

对于数字世界来说,内容生产从来不是什么难事,因为人类内心深处是有表达欲望的。但是,如果只是做好了内容生产而忽视信息接触,那就会成为一场灾难: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博客"。

就个人使用而言,博客是一种非常全面的内容生产工具,可以嵌入你想要的任何一种信息形式(从文字到图片是视频),也可以在一篇文章中布满超链接。但博客的缺点在于:它的架构并不利于信息接触。一个博客主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写一篇新的博客,于是ta的读者便不知道什么时候去看ta的博客才是合适的时间——虽然RSS阅读器在帮助解决这个问题,但委实这个应用太过小众了。老实讲一句,和一个网络小白讲明白RSS是什么东西,都得花不少时间。

早些年MSN有一个"小黄星"的功能,msn列表上的好友名称后一旦出现这个小黄星,就意味着ta的space更新了,这可以驱动人们去点击进行"信息接触"。但不知道为什么,微软扔掉了这个小黄星,当信息接触者(阅读者)少了以后,信息生产者的动力就开始下降。写了没人看?那我还不如去打开一个word算了。

现在我们来谈谈文头提到的这个网站:知乎,一个问答社区。知乎对《认知盈余》的热捧,几乎让我怀疑他们是把这本书当成自家网站融资扩大规模的理论依据了(笑)。但在我看来,知乎最要紧的问题不是鼓励信息生产,而是让人们去接触信息。最近他们搞了一个"寻找互联网思想者"的活动,一字排开网络十个大腕,马化腾的第一个问题就引来了极多的长篇大论的问答——可见信息制造对于当下的知乎而言,一点问题都没有。

我是知乎的重度使用者,我一点也不想掩饰我对这个网站的喜欢,但随着知乎的内容越来越多,后来还设计出类似频道性质的领域,现在要找到我想看的信息变得越来越费事。我倒是觉得,知乎的核心问题应该是这样的:如何让一个刚刚上知乎的人,迅速接触到ta想接触的信息;而不是这样的:如何让一个刚刚上知乎的人,迅速生产ta能生产的信息。从商业角度而言,前者更重要

在我看来,《新数字秩序的革命》这本书远比《认知盈余》更具有高度,因为它一直在探讨的问题是:在数字世界中,信息是如何被组织的——往下一步,就是如何被人接触的。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这样的问题,难道不是比如何加大信息供给来得更具实际意义么?

多年以前,人们一直在探讨下一个杀手级应用是谁?(另外一种问法是:下一个google是谁?)我倒是觉得,讨论这个问题至少对我而言,逻辑是很清楚的:从推送到抓取到跟随朋友,下一种会让极大规模的人群都接受的"接触信息"的方法是什么?

这个问题一旦有了答案,下一个杀手级应用,便呼之欲出。

(最后要说做个附注说明,信息两个字,并不是专指某一篇文章,可以是任何东西,比如女朋友抱怨生日没有得到想要的礼物——这也是信息,对于当事人而言,是极其重要的信息。)

——《IT经理世界》专栏供稿 ——

关于作者
魏武挥, 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 教师
哥不做总好多年

Copyleft © 2010 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禁止演绎 注意:转载勿改标题!
ItTalks -- 魏武挥的Blog (digitalfingerprint:fc4f8fc31f70097eea4b780b13146415)

欢迎 浏览我收集的信息图 关注我的微博 访问我的分享
无觅猜您也喜欢:

内容 还是渠道?

关系的内容 内容的关系

内容集成

关系,还是内容?
无觅

与本日志可能相关的文章有:


 
 

可从此处完成的操作: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